〜攜手倍增海洋教育推動能量〜 教育部2021年海洋教育推手獎頒獎典禮
擷取自<教育部全球資訊網>
為肯定海洋教育推手們的卓越貢獻,並鼓勵民間資源挹注,教育部於108年首度辦理「海洋教育推手獎」,110年賡續辦理第3屆,期望藉由典範的傳承、創新與擴散,倍增海洋教育的推動能量。第3屆「海洋教育推手獎」今(7)日在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頒獎典禮,會場並設置海洋教育成果展示區,呈現獲獎者推動海洋教育的歷程,以促進各界對海洋議題的了解、關注與行動。
藍色脈動攜手ATMOS 建構台灣海洋公民科學生物資料庫
擷取自<工商時報>
2020年台灣面臨史上最嚴重珊瑚白化問題,導致無數珊瑚死亡,水下生態遭到無可修復的傷害,其中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是珊瑚白化的主因,若能及時監測到海水溫度不正常變化,將可有利政府、民間組織儘早進行珊瑚保護措施。
擷取自<HiNet生活誌>
這次屏東海生館將帶領3-10歲的小朋友,一同化身為穿著深藍背心、頭戴耳麥的迷你解説員,帶領爸媽進入迷你海洋的學習歷程;透過潮閒帶生物認識、體驗學習變身為解說員,為爸媽來場親子間獨一無二導覽,共享一段期間限定的親子海洋學習活動,讓大小朋友們都能快樂學習海洋相關保育知識。
擷取自<Yahoo 奇摩新聞>
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說,塑膠垃圾被沖入海中後,視力不太好的海龜會被其氣味吸引,導致誤食吸管與垃圾,呼籲民眾共同保育海洋生物。海龜平日是以水母為食物,祂們會誤以為塑膠袋或吸管是可以吃的,導致誤食。
擷取自<聯合新聞網>
漁業署長張致盛說,未來將比照港口卸魚申報系統,製作放養量申報系統,運搬船的登打紀錄也必須落實,透過一批一批申報登記,養殖戶有多少魚出口,是否與外銷數量符合,數量不符,系統會示警。登打不實可開罰三到十五萬元,未來也考慮累犯加重裁罰,也許可罰卅萬或更高。
擷取自<自由時報>
鄭同僚副教授去年12月返回故鄉澎湖,在馬公魚市場發現抱卵母蟹,鄭的發文引發各界注意,澎湖縣議員陳慧玲率先在議會呼籲全年禁捕,鄭同僚去年12月19日於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参與平台提案「搶救抱卵母蟹、保護漁業資源,要求農委會修改現行管制辦法,全年禁止捕撈抱卵母蟹」案,並於12月28日聯署附議達5000人通過提案。